关灯
护眼
第315章 名将刘永福(第1/2页)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曹岩当然知道刘永福很值得尊重。

    刘永福,出生于广东钦州占森洞小峰村。8岁时就和父亲一起流亡到上思县。13岁起在左江当船工,又曾一度流浪到越南芒街做工,备受困苦。后来参加广西农民郑三领导的反清起义军,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当然最后还是失利。

    等到1865年,刘永福又率领队伍参加吴亚忠所领导的起义队伍,先任前敌先锋,后为左翼大帅。刘永福有勇有谋,曾多次立下战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朝抽调大军围攻广西农民军,刘永福感到难以立足,极力劝吴亚忠把队伍转移到了越北山区,凭险要地形与清军周旋。吴亚忠没有接受这一建议。于是刘永福率队离去,独树一帜,随即在广西靖西县安德纤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为旗号。因此,刘永福率领的这支农民起义军被称为“黑旗军”。

    两年后,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战士三百多名,从归顺州大岭转移到越南保胜,在此建立根据地。刘永福为人忠直慷慨,爱护部下,因此队伍迅速壮大,规模扩充到两千多人。当时,越南红水河上游兴化、六安、河阳一带盗匪横行。越南统督黄佐炎慕刘永福威名,请他派部队进剿兴化一带的土匪。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剪除了土匪,越南嗣德王任刘永福为保胜防御使。

    1874年,法军司令安邺带兵进攻河内,并进占海阳、宁平和南定。越南北沂军务节制黄佐炎求援,刘永福立即率领黑旗军前去援助,在河内城西纸桥与法军进行激战。黑旗军英勇善战,杀死安邺,法军失败。后越南国王任命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管辖宣光、兴化、山西三省。

    1882年4月,法国又进攻越北,直窥我国云南。刘永福率黑旗军三千人。两军相遇于河内西面的纸桥,刘永福见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决定采用伏击战,在河内纸桥重创敌军,史称“第一次纸桥大捷”。越南国王晋升刘永福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法军统帅李威利率兵进攻河内。越王再次求援。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战士到达河内。五月一于九日,黑旗军与法国侵略军展开殊死战斗。黑旗军斩杀法军将领李威利,并歼灭法军一百二十六名,获得重大胜利。这就是第二次纸桥大捷。第二次纸桥大捷后,越南国王提升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加封义勇男爵,并赐给朝冠朝服。纸桥大捷后,刘永福的部队退守怀德。

    1883年8月中旬,法军分三路袭击黑旗军军营。刘永福率领战士与法军进行了十四小时的血战,法军大败。鉴于怀德地势较低,易受水淹,刘永福便将军营迁移到河内西部的丹凤。

    1883年9月,法军派三千人围攻黑旗军。刘永福指挥战士英勇反击,靡战三天,大破法军。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8月,清『政府』正式对法宣战以后,收编了黑旗军,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

    1885年3月,黑旗军同云南农民,越南人民义军配合作战,取得临洮大捷,乘胜克复十数州县。

    1885年6月,《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签订,清朝『政府』承认越南为法国保护国。9月,刘永福奉召回国。

    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任命刘永福帮办台湾军务,率黑旗军渡台,驻守台湾;翌年四月,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爆发乙未战争。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嵩逃往厦门之后,民众拥护当时驻防台南的刘永福接任总统,但刘永福并未接受,对外仍称帮办。台南士绅设议会,刘永福发行钞票,筹军饷,但由于清『政府』封锁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断绝一切支援,所以向张之洞等人求援,未获支持,派遣使节告急并电中国沿海督抚乞助饷银,亦无人接应。面对台湾大部分地区逐渐陷入敌手,刘永福只能指挥黑旗军边战边退,步步设防,但最终弹尽粮绝而被迫与日军谈和,亦未成。刘永福率黑旗军留在台湾领导抗日。他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击毙日军主力近卫师团长能久中将。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拒绝日军劝降。但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刘永福的部下大都战死。

    1895年10月,日寇分三路夹攻台南。刘永福与抗日义军。枵腹抗战,重创敌军。但因城内饷械俱绝,抗日义军饥饿不能再战,纷纷溃散,台南陷落,刘永福潜回大陆,从漳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签订卖国条约,国权丧失。刘永福闻讯,通电力争,并请任征战。但壮志未酬,积郁成疾,于1917年1月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岁。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可以说,此人在清朝来讲,真的是少有的名将,甚至放在整个华夏悠久的历史中,他都能占有一席之地。可惜,最后他的结局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刘永福连当时那么强大的法国人都能击败,怎么就无法击败日本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补给。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水陆大败,台湾孤危,清『政府』把这支“异端”军队调赴危区。当年七月二十六日刘永福奉命渡台,他要求闽、粤总督准其回粤西、桂南招集旧部,重建黑旗军,却受到婉言拒绝。他沉痛地说:“当此之时,既无粮钠,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福平日有统军之名,无统军之实。”

    刘永福尽管困难重重,万分悲愤,但他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救台心切,立即就地补足四营人,续招两营,于八月一日成军,九月二日在汕头乘轮东渡。

    台湾巡抚邵友濂、蕃司唐景崧忌惮刘永福,奏调黑旗军驻防台南穷荒之地,他们则坐踞台北富庶之区。1895年初,邵友廉设法调回湖南,唐景崧升台湾巡抚,刘永福建议合力守卫台北冲要之地,唐管政务,刘管军事,受到唐景崧拒绝。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是粤东嘉应州客家人,刘永福的先世亦是嘉应州客族。他们主张相同,加上同乡之谊,关系甚笃,丘极力斡旋,仍不能阻止唐、刘分军,台湾抗战因而种下祸根。

    1895年4月,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弃台湾。台湾人民誓死不肯脱离祖国,于五月二十五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挽留唐景崧、刘永福主持杭战。唐景崧接大总统印时,向北三跪九叩首,大哭而入。他电奏清廷说:“臣先行,民断不容,各官亦无一保全;只可臣暂留此,先令各官陆续内渡,臣当相机自处。”

    刘永福的态度和唐迥然不同:他在台南军次,接到唐景崧送来“台湾民主国”大将军印,立即出布告激励军民共守危疆。他说:“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表示“抗不奉诏,弃职而为”。刘永福不但在宣言中慷慨激昂,而且行动上也做了认真准备。据《台湾战记》记载:“刘永福守台南,尤民望所归。自安平至旗后各港,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
随便看看: 中国猎人顾少一宠成瘾重生之独宠蓁皇后无敌剑帝风雨起剑晴最强都市无敌废少陈纵横任婕蓝可盈199551薄爷,您夫人又凶残了短刀十六夜[综]龙王传说的天才科学家农家娘子致富记大明第一暴君我是医生,只想救人穿进修真文里拿稳反派剧本异界之机关大师每晚溜进师尊洞府英雄无悔四合院:好人不好做奥斯都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