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11章 …(第1/3页)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孔庙村委赵根办公室内。李周、裴强对盖教学楼的收入、预算和支出情况展开全面调查。村支部书记赵根,正在接受李周询问——

    “赵书记,咱村人口多少,可耕地有多少?“

    “3000口人,土地4500亩,人均1.5亩。”

    “一年每亩上交粮食,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连公粮、区统筹、村提留每亩共计72元。一年共计32.4万元。

    “村里能完成任务吗?”

    “完成还超呢!”

    “为什么特区账面上,却显示村委还拖欠呢?”

    “这我也不明白,明明是俺村的钱,管委该返回我们的,却让我打欠条。”

    “照此计算1997—1999年,你村三年上交各种税费应该是32.4万元x3=97.2万元。”

    “是的。”

    “除此之外,村里还加收什么没有?”

    “加收普九教育集资,按人头计,每人每年收20元,三年应收18万元。”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集资款群众都交了吗?”

    “没有交够。”

    “为什么?”

    “原因很多。有的是家有地,人却在外地打工,子女也在外就学;有的是娶妻生子,添人无地;有的村小组干部用民工修路、挖沟、植树、不兑现劳务费,等上交集资款时,就以此为由顶民工劳务费或拖欠集资。当然,也有的是村民百般耍赖,或村组干部埋数贪占。”

    “那实际收多少呢?”

    “三年收10多万元,拖欠管委8万元。”

    “也就是说你村各种税费交够,甚至交超,只是普九集资没交够。你村拖欠的仅是普九集资款吗?”

    “也许是吧,反正是三年内特区管委给我们算的是糊涂账。”

    为了解实情,李周、裴强又来到村民赵末家走访。赵末64岁,是赵风州的父亲。赵末的板寸头发直直地竖着,显得精干而又质朴。他还一女叫赵梅叶,在孔庙小学当民师。以后还有大事在他们家发生,在此不表。

    赵末正在清理猪圈,妻子帮他冲水......两圈肥猪嗷嗷叫,仰着头盼着主人喂食......赵末看到李周、裴强进院,急忙跳出猪圈,两眼放光问:“两位相中了俺养的猪?”

    李周随口附和:“啊?是的。”

    赵末招呼大家:“先坐,坐。”

    赵末换下胶靴子,擦下脸和身子,在院内槐树下坐下来。满院子弥漫着猪的臊臭味。

    赵末拿起破草帽扇凉,吆喝妻子:“快去杀一个西瓜,找大的,熟的!”他接着对李周说,“说价,这十几头张口货,我喂够了,一天得百拾斤料吃。”

    李周和裴强相视而笑。裴强道出来意:“老赵,今天俺不是买猪的。如果你想卖,我们可以给收猪的老板介绍。我们是来调查您家庭收入和交公粮情况的,您不见外吧?”

    赵末失去热情,平静而谦恭道:“哪里,哪里,来俺家,算看起老百姓了。”

    “家有几口人,几亩地?”李周问。

    “有5口人,种有6亩地。我和老伴守家看孙子种地,儿子、儿媳在柏子山特区道上开饭馆。”赵末答。

    “就一个儿子吗?”李周又问。

    “有一个姑娘早出嫁……”赵末面露痛苦,似乎不想说下去,“不提她了。吃瓜、吃瓜!”

    “您家年人均收入多少?”裴强啃着西瓜,接话问。

    赵末翻翻眼思考说:“咋算呢?光按地亩算,还赔呢。”

    裴强把西瓜皮扔到猪圈里,问:“怎么赔法?”

    赵末板着手指头算:“按正常年份算,小麦亩产680斤,每亩上交税费72元,按每斤上等麦4毛5算,每亩折合麦得交325斤,落到自己粮圈里只剩300多斤,再除去化肥、种子、农药、耕地、打场等钱,几乎净赔。你仔细算算,一亩地施复合肥70斤,每斤7毛5,合52.5元;用人家的机器耕地、收割,每亩成本30元;麦种子每亩20斤,每斤1块2,合24元;后期管理一喷三防,每亩10元。我大致算了一下,每亩投入共146.5元。小麦议价按现在每斤6毛算,一亩只卖408元。除去投资成本146.5元,公粮税72元,额外的乡镇教育统筹和村提留等,每亩赚100块钱就谢天谢地了。这两年天气不正常,不是旱就是涝。——小麦还稳产,秋季弄不好就赔进去。都感到种地不划算,有点门路的都出外务工了,地让别人代种,不要一分钱,也没人热乎。”

    裴强接着问:“你养猪怎么样?”

    赵末回答:“养猪比种地强一些,一茬猪每头弄好了摸100块钱,一年三茬,每茬15头,一年赚4000多块。唉,就是费工累人!”

    裴强问:“你的秋季粮够喂猪吗?”

    赵末把西瓜皮扔到猪圈内:“喂一茬就没有了,大都是买的饲料。”

    裴强问:“养猪款是从哪里筹的?”

    赵末答:“我自己攒点,儿子给我点。”

    裴强问:“儿子每年给你多少钱?”

    赵末淡淡答:“也不等。起初特区国道停车少,又修边道,挣钱不多;后来红火了,有些饭店养‘蚂虾’,老板敲诈顾客,坏了道上的生意,这二年几乎没给我钱。”

    李周好奇问:“国道饭店老板养的什么‘蚂虾’?”

    赵末呲着黄门牙:“看来,你不是道上的人,”他凑近李周,“就是养婊子呀,这是道上行话。”

    李周还是不明白地问:“婊子怎么和蚂虾扯到一块?”

    赵末像江湖老手,嘿嘿一笑说:“孔庙镇有一个寡妇,经常到镇集市去卖渔夫给她的蚂虾。时间长了人们知道寡妇和渔夫有一腿,就说指代寡妇叫‘蚂虾’。”

    裴强听后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李周点头却没有笑出来,他转移话题和赵末讨论村里不同群体的收入——

    “像您这样的家庭收入,在村里算啥户?”

    “算中等户。”

    “冒尖户是哪些人?”

    “包工头、跑运输、戴官帽......都比种地强。”

    “你说戴官帽发财,指的是哪一级?”

    “哪一级官都中,当然,官越大越发财,就连俺这村官,就比一般老百姓强。常言道,‘大小当个官,强似刨地边’。”

    “村官比一般老百姓强哪儿?”

    “这还让我说吗?你这当官的,不比俺老百姓了解得多?”

    赵末把剩下的一块西瓜放一边,尔后把李周啃的西瓜皮倒进猪圈。他似乎不愿意再说下去。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
随便看看: 与你共赏落日余晖调香王妃风流仕途:办事员升迁记蜜爱甜妻:爵爷,求轻宠!梦宛迷踪大佬竞技场卿卿醉光阴重生拯救黑化男主最牛女婿日娱之好天气武乐园我在综武当反派我在西幻搞基建转生成僵尸太棒了主角遍地:反派竟是我自己开局九千天兵,创立天庭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神医下山:七个师姐倾国倾城从修真游戏开始玄学老祖她又又又乌鸦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