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186 章 第 186 章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最后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刘协这才仔细打量崔琰,只见他四十如许,体态雄伟,虽然开口谈吐是文官口吻,看体格却分明是武将;相貌俊美,又美须髯,只看样貌,的确是一表人才。

    在召见这些人之前,刘协已经了解过各人生平,自然对崔琰也是了如指掌。这人年少时,跟所有的小青年一样,不爱读书,只喜欢击剑习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充其量会是第二个吕布,还不如吕布个子高。但是二十三岁那年,按照汉代的徭役规定,崔琰被定为正卒,要去服役了。服役自然是辛苦的,崔琰自此才转了性,开始发奋读书,如论语、韩诗等都抱着苦读。待到了二十九岁,崔琰与公孙氏结交,这才求到郑玄门下做了学生。

    论起来,当时的大儒郑玄与卢植、马日磾等都是好友。刘协又曾师从卢植,与崔琰论起来,竟也能算得上是同宗学生。

    后来战乱,道路不通,崔琰就周旋于青州、徐州、兖州与豫州等地,后来辗转回到家乡,只能在家中弹琴读书,直到袁绍横空出世,征召他来做骑都尉,这才算又出山。

    刘协在此前荀彧递上的奏章里看到过对崔琰的介绍,里面记录了崔琰在袁绍手下时的一则谏言。当时袁绍的士卒掘墓取金,又残暴作恶,这崔琰便进言道:“从前荀况曾说过,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如今尸骨暴于野,百姓还没有体会到您的德政,就先感受到您的酷烈,这怎么可以呢?请您下令,让各郡县帮助掩埋尸骨,百姓感受到您为死者伤痛之心,就会像追随周文王一样追随您。”

    且不说这则建议在实际操作上可行性怎么样,但崔琰的确很会包装自己,一则谏言就要自己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也难怪他声名日盛。

    如今崔琰开口便是皇帝要令冀州百姓寒心,跟当初谏言袁绍走的是一样的路数。

    要知道这是在平定冀州后,皇帝第一次征召冀州人士,这次会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皇帝被崔琰这番话拿住了,一旦是真信了崔琰的话,那么崔琰飞黄腾达只在一夕之间,从此之后大儒名士的头衔便戴稳了;哪怕皇帝不信,但碍于形势,也碍于名声,顺着崔琰的谏言行事,那至少当下于崔琰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退一万步讲,哪怕皇帝就是硬着脖子,不低这个头,在这最需要稳定,安抚民心之时,也不会动崔琰。哪怕皇帝发怒要动崔琰,皇帝身边犹有理智的大臣也会拦下来。而这样一来,崔琰的名声就更大了。

    所以说,崔琰这举动,看似出格又无私,其实安全又功利。

    只可惜,刘协不是一般的皇帝。

    刘协太清楚,按照目前的格局发展下去,会是怎样的天下。真实历史上,清河崔氏在南北朝时达到极盛,所谓“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到唐朝的时候,崔氏一共出了二十七位宰相,被列为天下第一门第,比李唐皇室还要尊贵。清河大房所出的崔儦,更是在自己门前题字,说不曾读过五千卷书的人,就不要进他这间屋子。

    寻常人看来,谁能不艳羡赞叹,道一声魏晋风流,叹一句士庶之别。后世小说家,男的想做魏晋名士,女的则想与名士谈情说爱。

    可谁又曾想过,所谓的魏晋风流,士庶之别底下,作为背景板的那几千万民众的血泪。

    刘协盯着崔琰,他可是太清楚这是什么人了。世人看他们,看到他们的才学,看到他们的风度,看到他们的正统。

    可刘协太清楚了,这全都是狗屁!

    这些所谓的“士大夫”,所谓的大族名士,他们心里没有国,眼里没有民,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私下却左右下注,不管是新朝还是旧朝,只要他们家族的利益能够得以保全,其它什么都无所谓为百姓发声,不过是他们博取名声的途径,你真要他与民众同食同宿,他就要告诉你愚民多么难以冥顽不灵了。便如崔琰,若不是早与荀彧通信,如何能得到荀彧的引荐,在今日出现在皇帝面前;若不是借着谏言袁绍,博得了名声,又怎么会得到荀彧青睐?这就是“名士”的套路。33小说网

    大族名士没有国家,他们的忠诚只奉献给自己的家族。

    袁绍势大,那就投靠袁绍。袁绍倒了,那就归附汉室。都没有关系,反正不管谁做皇帝,都必须与他们合作他们有这样的自信。因为确信自己有退路,所以他们也从不会搏命斗争。

    他们的命太过金贵了。

    皇帝凝视崔琰的时间有些久了,久到底下等待的诸人都开始不安。

    底下荀彧、陈琳、沮授、冯芳与韩礼,都小心翼翼来回觑视,想要弄明白皇帝的反应,但都不敢擅自开口。、

    在场唯二敢开口的,一人是荀彧,一人是曹昂。

    曹昂了解皇帝,所以并不急着开口破局。

    而荀彧因为是自己引荐的崔琰,难免要担些责任,出列开口道:“陛下,季珪崔琰字的意思是说……”

    刘协摆手止住荀彧的话,仍是盯着崔琰。

    崔琰直到此时,仍是神色自若。他又生得体格健硕,这么一看倒真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度。

    刘协和缓道:“季珪,好字。你祖上是西汉崔业?”

    崔琰答道:“臣乃崔业八世孙崔密次子。”

    “这么说来,你上面还有位哥哥?”

    “是,臣长兄崔霸,在清河郡耕读,不曾在外为官。”

    一问一答之间,堂上气氛缓和下来。

    刘协起身下阶,踱步于诸人身边,慢悠悠道:“朕有一事不解,还请季珪教朕。”

    “不敢。”崔琰面色不变,道:“陛下请讲。”

    众人都松了口气,以为皇帝是认可崔琰的才能,包容了这位名士,要问计行事了。

    沮授暗暗看了崔琰一眼,心道,这人行事险是险了些,获益却也丰厚。

    刘协不管众人所想,仍是慢悠悠道:“当初在洛阳,袁绍与大将军何进算得上是盟友。彼时何进已经控制住了宫中形势,就算不铲除宦官,外戚也依然占了上风。袁绍为何非要将宦官斩尽杀绝呢?”

    众人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都看向崔琰,以为是皇帝考校崔琰,要看崔琰如何作答。

    崔琰也是微微有些意外,定一定神,从容道:“宦官乱政,两次党锢之祸,当能看得分明。斩草除根,理所当然。”

    “那照你这么说来,袁绍是好心了?”刘协缓缓问道。

    袁绍公然反叛,怎么能说是好心呢?

    就算崔琰再想表现倨傲,也不能在这种根本性问题上犯错误,忙又道:“人心易变,袁氏十年前忠心,十年后叛乱,大将军何进也难以预料。”

    “哦?袁绍青年时就交结群雄,朕看他是早有异心。若洛阳不乱,天下不乱,如何显得出他来?”刘协冷声道,唇边挂着淡淡的讽笑,“他是天然的野心家,早就不甘于从前的地位。”从前袁家的声望,都已经无法满足袁绍的野心,他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登上那至高的皇位。

    袁绍反叛,身首异处,在座诸人,除非是疯了,才会为袁绍辩解。

    崔琰也不敢再开口。

    一片静默中,刘协淡声问道:“清河崔氏,比之汝南袁氏,如何?”

    也有对皇位的觊觎吗?

    这一问中的恶意叫人不敢直面。

    崔琰垂首道:“袁氏四世三公,臣等如何能与之相比。”

    刘协哼笑一声,道:“袁氏四世三公,声播海内;清河崔氏之于冀州,不恰如袁氏之于天下?”

    崔琰有些撑不住了,下意识看向荀彧,声气弱下去,低声道:“臣一族忠于陛下,绝无二心。”

    “是么?”刘协似信非信,一个前几日还在袁军中做骑都尉的人,如今对着他说绝无二心,这是在过家家吗?但是大战过后,最要紧的就是安抚降将与昔日“敌占区”百姓之心,是以刘协只能以此敲打崔琰,却不能抓住不放。

    因此刘协睨了一眼弯下腰去的崔琰,见他发际冒汗,也就不再痛打落水狗,眸光一转,问曹昂道:“朕方才说到哪儿了?”

    曹昂接到皇帝的目光,微微一笑,道:“陛下才说到冀州青壮有三十七万之数……”

    这一次崔琰便如锯了嘴的葫芦,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了。

    刘协转身向上首走去,仿佛刚才那一场小小的风波根本没有发生过一般,平淡而又从容道:“冀州青壮有三十七万,人口近四百万,六十多万户。这相当于半个国家,处理不可不小心。朕今日召见你们几人,也是想听一听你们这些当地人的意见。如今最要紧的事情是两桩,一是减轻田租赋税,二是抑制土地兼并……诸君有何高见?”他目光扫过,只见崔琰垂首站在荀彧身后,乖巧得仿佛一只打盹的鹌鹑。

    恰好曹昂也从崔琰身上收回目光来,与皇帝隔空一望,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篡宋恰似他的温柔大龄女告别单身机长,起飞吧神级黑海领主六零种田记大千虬剑楚汉争鼎皇后总在搞事情我的前夫是总裁大人玄天大神尊超级老公薄情前夫请止步长公主炮灰嫁给了她的谢先生最强保镖震惊:这个实习医师太逆天了从源计划杀上虚空苏州恐怖故事二婚后,我在豪门扮柔弱我的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