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问审(书信)(第1/2页)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宋昉在上下游走了一遭,虽隐隐有了猜测,但仍是看得云里雾里。

    眼下他正和陈仲奕共乘一辆青布马车,往臬台衙门赶。

    素来是布政使管财政;按察使管刑名,故而虽是左布政使杨文清和按察使一同下令抓的安必正,按照规矩,严州知府安必正大概还是被押在了按察使司,又叫做臬台衙门。

    宋昉突然想起一件事,问起陈仲奕:

    “殿下说的是你带人暗中保护我,怎的只有你一人?”

    陈仲奕冷淡答道:

    “宋伴读不妨多留心。”

    宋昉摆摆手,半倚到车壁一边,说道:

    “闲话少说,少说。”

    他想,半句话都套不出来,陈仲奕怎么这么会守口如瓶?

    但是时间耗着总是无聊,宋昉又不死心地凑了上去,问道:

    “方才那几个……”

    边说着,他边用指头在额头前勾画一个斗笠形状,继续道:

    “装扮成这样的,也是你们的人?”

    陈仲奕只看他动作就明白他想问什么。

    他们的人吗?

    倒也不算。

    日后也许能算。

    陈仲奕似答似疑地“嗯”了一声,宋昉来了劲,想问清楚些,追着问道:

    “是嗯。”

    他歪了歪头,接着问:

    “还是嗯?”

    陈仲奕又回到那句:

    “宋伴读不妨多留心。”

    哦。

    宋昉怒了。

    什么人呐?

    他怀疑朱祖宗派这么一个人保护他,就是为了气他,让他时刻记住自己是被欺压的可怜伴读。

    宋昉脸色也转了冷淡,半威胁道:

    “回京之后,抓到你的小辫子,我就向殿下告状!”

    朱祖宗虽然爱欺负他,为人还算得上公正,想必是会主持公道的。

    陈仲奕又“嗯”了一声,面无表情。

    不久,臬司衙门到了,宋昉先行下了马车,朝门内走去。

    臬司衙门的门上挂着“明察清廉”四字的匾,烫金的大字勾勒出十足的威严,门口不是摆两个石狮子,而是摆两只竖着独角的兽,这角是专触不直的,这兽自然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神兽獬豸——专表司法公正严明的。

    立在臬司衙门前倒也合适。

    宋昉刚欲入内,门房来问,他探袖去摸帖子,突然想起来自己压根没有名帖。

    他咳了一声,道:

    “某是跟章巡按、秦詹事一同来办事的,两位大人先到了臬司衙门,叫我现在过来。”

    那门房却不理,只问道:

    “可有文书?”

    宋昉反问道:

    “此等小事,何来文书?”

    门房紧跟着边向外摆手,边说道:

    “今日大人不升堂办案,也没有你说的什么巡按、詹事,走罢走罢。”

    宋昉更凑上去,提醒道:

    “诶,你好歹入内问一两句。不怕耽误事?”

    门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

    “这几日,一个两个的都说要找大人,都说有冤,我一个个都放了进去不成?还说什么巡按、詹事,便是编出再大的官,也没你进门的余地!”

    话才说完,那边急匆匆又赶来一个门房,长得更机灵些,衣裳也齐整许多。

    “是宋大人罢?”

    这个门房喘着粗气问道,显然是赶着过来的,还不待气喘匀,抢着道:

    “秦詹事命我在门下等着,方才被叫去送了茶汤,这才怠慢了大人,您往里请。”

    第一个门房讪笑一下,跟在后来的门房身后,避开了宋昉的视线。

    第一进就是大堂,正是审案之所。旁边的鼓和磬是升堂时用的,想来早就击过了。

    宋昉粗粗一瞥,坐在正座的是章巡按,两边陪坐的是生人,秦安在更下面的桌上握笔记录,想来是兼着书记的活。

    宋昉来的声势不大,悄悄地就立在了堂侧的位置,离秦安最近。

    在堂下略显憔悴的约莫就是安必正,没有跪着听审,反而是坐在朱色长条凳上,章巡按问一句,他答一句。

    宋昉来时已经审了大半了,该问的都问过了,章巡按也只是反复地把几个问题问来问去,为的应该是稳定供词。

    章巡按问道:

    “有乡民说,决堤前一天有配刀的人来过,在堤上做了些什么,想来就是你先前所说都指挥使派去巡察的军人了?”

    安必正答道:

    “大人说的没错。”

    “这个堤坝是去岁新修好的,今年又要把一部分稻田改为桑田,种稻的田数不如往年,所以要更加小心,我们都想着尽量保证不要再找其他省借粮。”

    “省里三司对这件事都很操心,都派了人去看,都指挥使岳霄大人派了三波人去看,决堤前一天去的正是第三波。”

    改稻为桑?

    宋昉眼睛微微一眯。

    改稻为桑的政策他也有所耳闻。

    近年来有一群人在琢磨怎么提升稻谷产量,还确实搞成了。

    连着三年,稻谷都比往年多收了一成,一成一成叠起来,各地的稻谷粮仓都丰裕起来。

    因此,有人就提出要将一部分稻田改为桑田,桑树喂蚕,产更多的丝绸,进一步增加国帑、丰盈国库。

    当今天子很是高兴,收到折子就下了御批,曰:

    “粮足之世,富在民间,朕虽治之,实享民供。当效淮阴人用兵。”

    言下之意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改稻为桑的政策就这么定了下来,今年是施政第一年,地点在江南。

    还不等宋昉想得更多,已是要退堂了。

    章巡按一拍惊堂木,下了论断:

    “严州知府暂行收押,本官与诸位大人商议后再行论处。”

    言罢,秦安也把记录写好,呈给座上的三位大人观后,都无甚异议,便准备去侧面的屋里议事了。

    宋昉也要跟着去,他附耳对秦安说道:

    “我感觉有问题,我也要去。”

    秦安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然后便把他带进去了。

    宋昉心想,保守秘密,本公子最擅长了,别小瞧我。

    于是也跟着进去。

    先是在堂上的生人之一发言,他说道:

    “某掌着一省刑名,押着安知府,心里颇有些不安。实在不知该定何罪?”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
随便看看: 神灵降生幸运娇妻:丫头乖乖让我宠腹黑boss诱拐小娇妻猎头传说一剑长安差一个回首先成亲,后恋爱(GL)叶虎我能体验一万种职业重回地球的仙帝发现有个女儿废材帝妃不简单我的穿越者大军天命系统之上品医仙论在咒术世界赚钱的必要性林尽染傅墨寒明月韶歌穿成病弱炮灰太子后武脉觉醒意料之外,终是你御兽转职:开局进化出山海经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