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百六十一章 曲辕犁(第1/4页)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正月二日,一早,李孟羲出门去巡营,他到了南城墙之上,往外一看,所看到的不出所料,祭台那里仍有大量的人在祭祀,看样子是从昨夜到现在,祭祀就没停过。

    李孟羲不由皱眉,他寻思,柴火烧了一夜,得多废柴啊。

    想了想,决定不能任其自为,古代百姓多过于迷信,要是不管,民夫和军众们估计得把所有柴都拿出来祭祀用掉了,祭祀而已,走个过场就行,用的了大肆铺张浪费。

    朝身后看,李孟羲叫过传令兵,他令传令兵出城传令,令今日之后,不得再行祭祀,一切祭祀到明日为终。

    传令兵领命出城去了。

    之后,李孟羲回城主府,和关羽说起祭台的事。

    李孟羲觉着祭祀结束了,索性把祭台拆了,省的民夫们不停劲的天天祭祀,太费柴火。

    正放粮煮粥的关羽顿了一下,关羽犹豫了下,看过来道,“搭祭台不易,要不,再留上几日?

    待元宵,待之后春耕之时,祭台仍有大用。”

    实在是李孟羲搭的祭台太好了,弄的太漂亮了,明明是个临时祭台,却比关羽二十多年所见到的所有祭台都辉煌大气,因而关羽就不很舍得拆了。

    关羽随口提了元宵还有春耕祭土,李孟羲好奇问,元宵佳节,正月月正圆时,会吃些什么?

    关羽想了想答,“酒,肉。”

    “额,没了?”李孟羲愕然。

    “要喝粥吃饼,也可。”关羽又答。

    “就不吃汤圆吗?”李孟羲疑惑。

    关羽果然接着问,这何为汤圆。

    李孟羲便说,汤圆乃彷圆月之形,用白糯米粉,做成圆球状,内填以黑芝麻湖,或是甜豆沙,然后元宵夜吃上一碗,以为渡节食趣。

    关羽一听便明白,这又是一个好吃的吃食,就如糖醋鱼一般。

    旁边,在堆盒子玩的小砖立刻跑过来问追问,“哥哥,汤圆好吃吗?,”

    “好吃吧。”李孟羲答,“只是糯米不好找,豆沙不好做,黑芝麻也不好找。还有,若不用糯米粉,只用寻常面粉,面粉不经煮,煮不久就烂了,而汤圆馅料得经久煮才能熟,煮不够时候,半生不熟。

    所以,”李孟羲摸了弟弟的小脑袋,他安慰,“汤圆做不了奥,待有时间再做吧。”

    “奥!”弟弟很懂事的点了点头。“那哥哥,咱们有时间了再做。”然后小砖又去玩去了。

    关羽说的春耕祭土,李孟羲隐约记得,好像春耕的确也是大祭,连皇帝都得扶犁下地参与祭祀。

    说到了犁地,李孟羲突然想起了一件重事,他问关羽,而今大汉,土地年可产粮多少,一人耕耘多少亩地,才能吃的饱饭。

    关羽想了想答,“若是风调雨顺,一亩地,大抵可得粟三到四石。”

    “至于多少斤粮,才能终年饱食,”关羽略做思索,“得九、十石,或能饱腹。”

    李孟羲略算了一下,“一人年耗粮食在十石左右,而亩产才三四石,也就是,年景好时,一人需耕田三、四亩,才方能裹腹度日。”

    关羽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李孟羲不由朝屋子外看了一眼,虽说最近几日,雪停了,但是依然寒冷,而且清楚记得,汉末乃是又一个小冰河期,在东汉末年,光照不足,温度不足,自然灾害频发乃是常态。

    单单一个“年景好时”,就是此年及未来数年十数年所盼都盼不到的奢望。

    有考虑到田地减产乃是必然,李孟羲想了想,好年景三四亩能饱食的话,那如今可以直接人均分五亩,这样,产出虽有下降,但人均得粮依然够活。

    李孟羲计算好的便将分田数目告知关羽,他道,“待春来雪化分田屯田之时,可以人均分田地五亩,如此,人人可足食也。”

    关羽皱眉看了李孟羲一眼,“不妥。”

    李孟羲愣了下,“为何?”

    “只五亩,不够。”关羽说到,不待李孟羲再问,关羽打量了李孟羲一番,然后突然笑问,“羲儿,你是没种过地吧?”

    “……没。”李孟羲露出尴尬,他忙问,“是某漏算了哪里吗?”

    关羽想起来了,自家军师幼时便跟异人往山里求学,农桑之事,不熟也对。

    明明是李孟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结果关羽看来,反还觉得李孟羲果然是世外来人,超凡脱俗。

    关羽将耕作的要点一一讲来,关羽道,“羲儿你只分五亩地,五亩地种粮是够吃了,然,不能可着五亩地连年种,得轮耕,好地两年一轮,差地得休耕三年之久……”

    关羽这么一说,李孟羲恍然大悟,轮耕啊!忘了这一茬了。

    古代土地肥力贫乏,又没有足够的肥料,便只能是耕一年休两年的轮作模式。

    所以,虽是五亩地产出的粮就足够一人口粮,但是,人均得十五亩地才能保证年年有五亩可耕之地。

    想到这里,李孟羲明白了为何古代,“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以前还觉得,区区五口人得种一百亩地,种的过来吗?粮食亩产得有多低才得种一百亩才能活?

    现在明白了,五口之家,人均土地二十亩,若三年轮耕,一年人均所种土地为六亩,此数目虽不少,但人力可达。

    同样,人均年耕种面积六七亩,六七亩地产粮养一个人,这才恰当,而不是得二十亩地真的才能养的起一个人。

    关于轮耕,李孟羲皱眉想了半天,他实在记不清了,好像在后世,诸如明清,少有轮耕一说,此是因为人口暴增土地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所以被迫连年耕种以榨尽地力的不得已之举,还是,耕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不需要休地也能保持土壤肥力?

    保持土壤肥力,重要的技术毫无疑问,乃是肥料技术,想来,自古农肥大抵用的都是人畜粪尿而已。

    李孟羲带着疑惑的问关羽道,“关将军,我大汉可有堆肥术,施肥之前沤制腐熟?”

    “当然!”关羽看了李孟羲,“肥若不沤强施下地,可是要烧了苗根的。”

    大汉原来已有成熟的沤肥技术。

    关于农肥的关键技术,李孟羲就知道堆肥沤制这一点,别的就不知道了。

    既然汉已有沤肥技术,那说明明清时保持地力的原因并不在肥料沤制技术,而在其他。

    可,既然不是肥料本身的问题,会是什么?难道是施肥的技术?是施肥的时间和频率变得更科学更高效了?难道是这样?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
随便看看: 绝世暖婚:独宠影后萌妻横行漫威的狂龙特勤恐怖世界创世神初婚有刺修真得大道演以戏乱娱常东钟童欣仙武强少我靠和坤成鉴宝大师寡王与ai的恋爱日常霍少宠妻套路心有浅梦无敌从种田开始傅少的娇妻要出逃云霓傅禹这个医生不缺钱快穿之反派玩家一夜风流,五年后女神带娃找上门女尊世界之修仙十万年席总的二婚替身老婆旅行精灵:我的宝可梦在异界变强闪婚契约,禁欲总裁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