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章 尚贤(1)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原文】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夺得,皆欲国家之富,百姓之众,刑政之治[1]。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人其所欲[2],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3],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注释】[1]之:虚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刑政:刑事(审判案件)政务。

    治:治理,安定。[2]本失其所欲:当为

    “失其本所欲”。本:原本,原来。[3]众贤:使贤者增多。【译文】墨子说:现在治理国家的王公贵族,都希望国家富强,百姓众多,刑事政务井然有序。

    但是用度并不充足,反而得到贫困;百姓没增如,反而减少;刑事政务没有得到治理,反而出现了混乱;失去了原来所期望的,而得到出奇制胜来所厌恶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墨子说:失误在于王公大人的政策,不把任贤举能作为政治基础。因为国家拥有的贤良之士多了,国家的统治基础就坚实;贤良之士少了,国家的统治基础就薄弱。

    所以,当权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贤良之士增多。有人问,那么使贤才增多的办法是什么呢?

    墨子说这就像想要增多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一样,必须使他们富贵,尊重他们,表彰他们,然后国家善于射驾车的人才可能增多。

    对待这些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对待那些贤良之士,德行笃厚、言谈善辩和学识广博的人呢!

    这些人无疑是国家珍宝,社稷之福,也一定要人使他们富足尊贵,敬重他们,表彰他们。

    【原文】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宝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疏[1],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2]、门庭庶子[3]、国中众、四鄙之萌人闻之[3],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5]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止为凿一门[6]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睚出。

    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注释】[1]辟:通

    “避”。不悦:不避开,不排斥。[2]远鄙郊外:泛指远处。鄙:边境上的小城邑。

    郊:都城之外的地区。若王畿千里,则都城外方圆百内为郊;若畿百里,则都城外方圆十里内为郊。

    [3]门庭庶子:指王宫中宿卫之官,他们常常由公卿大夫之嫡子之外的庶子担任,住在内外朝门庭之间。

    [4]萌:通

    “氓”。萌人:民众。[5]物:事。[6]立既:疑为

    “既立”,谨:通

    “仅”。【译文】所以,古代圣王治理政务,总要表明:对不义的人就不让他富足,不让他尊贵,不与他相亲,不让他接近。

    这样,国内富贵的人听了,都在下边计议说:“当初我们所倚仗的,是富贵的地位,现在因君提拔仁义的人,不嫌弃他们的贫贱,那么我们就不可不做仁义的事。”国君亲信的人听了,也在下边计议说:“当初我们所倚仗的,是为国君所亲信,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不嫌弃他们的疏远,那么我们不可不做仁义的事。”国君身边的人听了,也在下边计议说:“当初我们所倚仗的,是近在国君身边,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不嫌弃他们的偏远,那么我们不可不做仁义的事了。”偏远的人听了,也在下边计议说:“当初我们以为远离国君,没有可倚仗的,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不嫌弃他们的偏远,那么我们不能不做仁义的事。”直到边远郊外的臣民,宫廷的侍卫,城邑的群众,四境内的农民听了,也都争着做仁义的事。

    这原因是什么呢?答道:国君所藉以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所藉以得到国君任用的,也只有行仁义一条途径。

    就像有钱的人家,有高墙深屋,墙修得严实,只开一个门,有盗贼进入,就关闭进来的门而后抓住他,盗贼就没有门路可逃出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国君把握住了要领。【原文】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1]中,是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作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2],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3]。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4],授之政,天下平。禹举于阴方之中[5],授之政,九州成。

    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6],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7],授之政,西土服[8]。

    【注释】[1]列德:使有德者就列,即给有德者以职位。列:使……入列。

    [2]殿:定。[3]此若:这里的

    “若”也是

    “此”的意思,二字连言,是古人的复语。[4]服泽:地名,所在未详。

    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5]阴方:古地名,所在未详。益:伯益。

    [6]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伊尹,又名挚,商汤的著名贤臣。传说他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善烹调。

    他用烹调的道理来启发商汤,得到商汤的重用。[7]闳夭、泰颠:都是周文王的辅臣。

    罝:捕兽的网。罔:通

    “网”。罝网:这里代指猎人、渔人。[8]西土:指居于关中一带的周民族,因在殽关以西,故称。

    【译文】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政事,给有德者以官职,尊重贤能的人,哪怕是农夫工匠中的人,只要有才能就破例提拔,授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丰厚的俸禄,委任他担任官职,授予他决断的权力。

    就是说,爵位不高百姓就不会尊重;俸禄不多,百姓就不会信任他;没有决断权,百姓就不畏惧。

    将这三者授予贤人,作为贤能的奖赏,是希望他办事顺利。所以在那时候,按照德行分封官职,按照官职处理政事,按照功劳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给俸禄。

    因此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老百姓也不会永远贫贱,只要有才能就提拔,没有才能就罢免,倡导公心,抛弃私怨,上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古时候提拔了在服泽北岸的舜,将政事交给他,天下得以太平。大禹提拔了在阴方之中的伯益,将政事交给他,九州得以划定。

    商汤提拔了在厨房里的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成功。

    周文王从渔夫猎人行列中提拔了闳夭、泰颠,将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诸侯为之臣服。

    【原文】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1];是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2]。

    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3]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4],则由得士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5],将不可以不尚贤。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注释】[1]施:当作

    “惕”。[2]意:当作

    “惪”,即

    “德”。[3]承嗣:君王、诸侯的继承人。[4]章:通

    “彰”,彰显,传扬。[5]尚:通

    “倘”,倘若,如果。祖述:效仿。【译文】所以那时候,即便是享受丰厚的俸禄,处于尊贵之位的大臣,也没有一个不兢兢业业地处理政事;即使是农夫工匠,也无不争相进取而尊崇道德。

    士是国君继承大业的辅助人才;因此,有了士的辅佐,国君谋事就有会困难,身体就不会劳累。

    功成名就,美名传扬而杜绝恶行,都是因为有了士。因此墨子说:治国成功时,不可不起用贤士;失败时,也不可不起用贤士。

    要想承继尧、舜、禹、汤的治国之道,就不能不尊重贤才。尊重贤才是政治的根本。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皇极传总裁假正经除魔问道尘鸢听说你又吃狗粮了通天圣主废宅卡牌屋末世生命铠甲师女总裁的贴身狂兵.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农门恶妇:山里汉子心上娇都市魔窟我不是旧日造物主冷王宠妻秦偃月东方璃此时云深如梦风起方知秋来空间农女:家有悍妻来旺夫死对头今天到一起了吗玄学御兽:我的宠兽无限升级我的农场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