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4章 第六十六章(第1/2页)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青州收到檄文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忙了起来。

    孔融不再讨论什么父父子子了,他召集起学宫里的各路名士,尤其是那位被陈琳点出“远遁辽左”的管宁之子管邈,一定得跟大家一起出工出力,好好写一番文章驳斥袁绍军的这些污蔑之言。

    而田豫和太史慈就忙得更加脚踏实地一点。

    小麦是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渐渐成熟的,这些麦子已渐成熟,必须要组织起农人进行收割。

    收完一茬麦子,田里还要立刻再补种一茬粟米,收割下来的小麦则需要晾晒脱粒,这些都需要大量人手。

    自千乘开始的每一座城池在这两年间进行过无数次的加固和整修,但必须增派人手再进行最后一次的检查。

    在这之后,开始对千乘以北的地域坚壁清野。

    自千乘城到平原城中间这百余里地,理应是没有人烟的。但双方既然这两年不曾交战,那些断壁残垣里就又渐渐有了烟火。

    地都很肥呢,流民这样悄悄地说,这些田地荒了几年,休养过来,种出来的庄稼反而更好,为什么要去开垦林地呢?烧又烧不尽树根,累到牛不说,还容易坏了犁。

    他们渐渐地聚集在那里,重新开荒之后,便吸引了官员的目光。这些农人去央求县丞后,那位县丞贪图这点赋税,没有阻止他们,反而派了亭长和里长过去,于是又成了一个个新的小村庄。

    这些原本不应该存在的小村庄成了田豫现下的麻烦。

    那些农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他们的庄子,他们跪在泥土里凄厉地哭起来,倾诉他们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花了怎样的艰辛去重新盖起房屋,又如何省吃俭用才置起了家当。

    他们甚至还花了大力气,修了一条水渠!

    现在要他们离开!

    袁绍不是还没打过来吗!他们这样大哭道,等到打过来也不迟啊!

    而且为什么又要打仗呢?他们只过了不到两年的平稳日子啊!村子里的妇人才刚刚从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中安顿下来,脸上有了一点肉,也能喂得活娃娃了!

    但他们已经够幸运了。

    因为这些穷困潦倒,居住在边境上的农人被剧城的那些贵人忽略了,他们所忧愁的只有被迫又开始背井离乡这一件事,而不需要承担更沉重的责任。

    在田豫统筹粮草与城防事务的时候,太史慈回了一趟东莱。

    这位东莱出身的将军每次回到家乡时,总是很受欢迎,这一次就更加受欢迎了。

    比如说世家轮番请他赴宴,比如说豪强想方设法地要来结识他。

    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这一两年喜欢回到家乡的老宅居住,于是又有当地士族的女眷上门,拐弯抹角地想要攀一攀亲,能嫁一个女儿给太史慈自然好,太史将军若是拒绝了,那嫁给其他几个交情亲厚的从弟也行啊!

    诸葛玄在郡内人望自然也很高,但到底是比不上太史慈。

    ——人人都知道刘备现在已立声誉,渐为四方所归,那么能不能在刘使君帐下某一个逞心如意的职位,自然要看荐用他的人是不是受到刘备看重之人。

    刘备是什么人?出身寒微的老革啊!

    因此人人都知道该在名士出身的诸葛玄和将领出身的太史慈之间,到底谋求哪一条出路。

    太史慈是从后门偷偷走出家门的。

    这样略有一点不光彩,但他确实也有点受不住这群天天跑来登门拜访的客人。

    况且这一次他回东莱的目的,比他此时的举止更不光彩。

    ——他是来征兵的,准确说是除了征兵之外,还要准备征发大量民夫以应对这场战争。

    这位武将带了两个随从,骑马出了黄城,在田野间漫无目的的骑行时,有个年轻的农夫似乎认出了他,直起身向他行了一个揖礼,这引起了太史慈的主意。

    那个农夫年纪很轻,只有十七八岁,头上戴了一顶破草帽,身上却穿着整整齐齐染成青色的短褐,这就很不寻常。

    毕竟农人平时穿衣是不费力去染的,妇人织出来的粗布裁剪后就可上身,脏了不舍得洗,洗多了就会破,破了还需要打补丁,寻常人家哪有这样的心思呢?穷苦人衣不蔽体,连粗麻衣也穿不齐,殷实人家若有那么一两件染了色的衣服,必定也是压箱底的,逢年过节才能拿出来给家里的长辈们穿一穿。

    ……这个年轻农夫就这么穿了一套葛布青衣下田了。

    太史慈看了两眼才恍悟,“孔明!”

    “子义将军,”诸葛亮笑道,“将军何往?”

    子义将军跳下马,将缰绳扔给侍从,走了过来,“随便走一走,散散心罢了,孔明这是在躬耕陇亩?”

    诸葛亮看了一眼自己刚刚在和农人鼓捣的东西,“将军猜一猜?”

    这片田已经收割过了,沉甸甸的麦穗都被运了回去,留在地里的只有零星麦秆,现下要重新用犁再犁一遍地,才能开始种粟米。

    太史慈将目光放在了那架长犁上。

    “和寻常犁铧不太一样?”他指了指犁辕,“如何选了一根弯木?”

    “陆将军曾对我说……”

    太史慈突然竖起了耳朵。

    “她说以前在外面行走时,曾经见过一种很容易转弯的犁。”

    太史慈摸摸自己偷着留出来的一点短髭,“转弯?”

    诸葛亮比划了一下这架新改良的农具,“因此我留了心,总想着试一试。”

    恍然大悟的太史慈看了看那架犁,又看了看一身农人打扮的诸葛亮,忍不住就乐了。

    “此非正道,你不去学宫读书,倒在这里玩耍,难道不怕你叔父知道吗?”

    “我小心些。”诸葛亮狡猾地说道。

    对于汉朝的士人来说,“躬耕陇亩”是一件挺高尚的事,但它不高尚在种出多少东西,只高尚在士人淡泊名利,把脑子放空,专心于山野。

    所以很少有人认认真真地自种自吃,管宁算是一个,他在辽东名声大盛,不仅有他开班给大家讲课的缘故,能在自己家园圃里好好干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诸葛亮这个和“躬耕陇亩”又不太一样,因为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自种自吃上,而是在各种工具的改良上。

    这就不太好了。

    这是工匠做的事,不是士人做的事。

    士人的注意力往小了说应当在明礼让,治威仪上,往大了就是立功立德立言冲击一下“三不朽”,而天天抱着农具研究很容易被诟病为雕虫小技。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
随便看看: 生肖特战护花郎都市之至尊兵王斗魂不败未来之篮球唐我开挂的后半生华夏小前锋娇女本色三国之曹家逆子无限轮回:我的天赋全球限定娇妻似火:墨少宠妻超级甜马小宝黄秀云都市无双仙医(魔道祖师群像,主澄曦)江待·江送亮剑之杨秀芹的傻弟弟至尊天子团宠小福宝,我在七零当大佬狐歌旅路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七零炮灰下乡逆袭成神医大佬快穿:我靠探案系统,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