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62 赵昀的继位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赵昀,初名赵与莒,出生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中。

    这是一个和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的孩子,可是,有一样东西注定了他的高贵血脉

    赵与莒虽然出生在普通人家,但是,他是宋宁宗赵扩的远房堂侄。

    也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十世孙,到了赵与莒父亲赵希瓐这一代,已与皇室血缘十分疏远,皇室论亲,也不会论到他们的头上。

    所以,赵希瓐在世时,也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的小官,生活与平民无异。

    赵与莒七岁时,父赵希瓐逝世,生母全氏带着他及弟赵与芮返回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家寄居,生活非常艰难。

    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赵与莒十六岁。

    赵扩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所以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

    余天锡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

    这是非常偶然的事件。

    然而,有其必然原因,那就是赵与莒是皇家血脉,他如果不是的话,就算遇到余天锡也没用。

    余天锡认识了赵与莒兄弟后,他们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

    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又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

    史弥远和赵竑和不来,正想着有人替代他的地位,当下非常高兴地接见了赵与莒俩兄弟。

    他亲自考量之后,认为兄长赵与莒是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当下在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将赵与莒选入宫内,改名赵贵诚,继承沂王王位。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赵扩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宋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

    赵昀这帝位,可谓得来的侥幸之极

    就在赵昀当上皇帝的时候,蒙古在北方地区已经迅速崛起,成为继辽、西夏、金之后又一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个蒙古的名字,最早见于唐代。时在狃越河以北,西至俱轮泊周围,东至那河,北至黑龙江的地域内,分布着许多许多被统称为“室韦”的大小部落。

    这些部落中有一大部称为蒙兀室韦,居于今大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下游以南。

    十三世纪的时候,这个部落的人,把自己的传说祖居地称为“额尔古纳昆”,与古代史专记载相印合。

    南宋初洪皓著作的松漠记闻首次指出:“盲骨子,契丹事迹谓之朦古国,即唐之蒙兀部。”

    因为有个蒙字,所以,后来叫蒙古。

    在辽代,蒙古各部为契丹皇朝大辽的臣民,受辽朝直接统治。

    公元1125年,金灭辽,并大举南下,于是蒙古草原上的孛儿只斤部落酋长合不勒趁机自立,拓土开疆,威势日盛,附近各族于是在公元1127年推举他为蒙古部长,遂称“合不勒汗”。

    不久,金太宗完颜晟宣召他入朝,席间合不勒汗酒醉失态,冒犯龙颜,自此便与金廷构隙,多年交战。终于在1148年,金朝与合不勒汗议和,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

    蒙古人是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人的后代,十二世纪初期之后,蒙古各部逐渐迁徙到蒙古高原,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被于辽朝统治,有时臣服于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朝进贡。

    公元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国号为“大蒙古国”,漠北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公元1209年到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

    公元1211年蒙古铁骑进攻金朝,并占领中都。

    金国受到了蒙古的严重威胁

    公元1226年,病危的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

    第二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病死。

    这时的蒙古帝国,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东北和华北部分和中亚、西亚大部,势力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抵挡了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

    他再次发动对金国的战争

    此时的赵昀,所面对就是这种急剧变化的局势。

    宋朝的内部,在对外政策上,产生了争议。

    一些人出于仇视金朝的情绪,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另一部分人则相对理性,援引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以金为藩屏,不能重蹈覆辙。

    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使赵昀在这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既不联金抗蒙,也未联蒙灭金。

    然而,随着蒙古与金朝之间战事的推进,金朝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赵昀最终还是作出了决策。

    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檝来到京湖,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

    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中央,当朝大臣大多表示赞同,认为此举可以报靖康之耻,只有赵范不同意,主张应借鉴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训。

    一直胸怀中兴大志的赵昀把这看作是建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当下让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遣使答应了蒙古的要求。

    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为后来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也派使者前来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说:“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意思是支援金朝实际上也是帮助宋朝自己保家卫国。

    金哀宗在南宋不肯救援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强大的蒙古,真是岌岌可危了小招说:魏晋南北朝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恰似你的温柔尸加工捡来的萌宝:继承者的隐秘新妻婚姻时差尘石隐婚总裁观察报告枯剑吟我穿越了我自己如是凤来九曲赤帝试图慎重的DND冒险者掌门是怎样炼成的剑道凌天坐等男神来倒追七殇玉之美人殇重生之这个养女有马甲横滨某组织工作人员想罢工全福夫人要和离快穿之反派大佬的进度条直播算命:开局赞助爷爷地府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