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二章:风起东南《五》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王吉坐在马车上,看着道路上拥挤不堪的人流,王吉没有让随员打出御史中丞的仪仗旗号清街封路,只是让车夫随着人流艰难的前行。

    街道上,人们个干个的工作,井然有序,并没有因为流民的增多而改变自己生活的轨迹,这座手工业者之城,也并非是因为农业而兴盛,繁华的商业造就了这个东南明珠。

    王吉没有闲情逸趣去观看,街道上的繁华景象,只是忧心忡忡的闭目养神,就在昨夜,儒家在临淄的各个学派的代言人,齐聚自己在郡尉府的临时官邸,一同前来的还有夏侯胜的书信,而夏侯胜的信中只有八个字:吴越同舟,共赴患难。

    共赴患难,想到这里王吉就叹了一口气,自己该如何同这帮宵小共赴这儒家的患难啊?

    这时王吉才明白,自己的先生董越说的两难之地啊!!

    家国天下,先有家后有国,但不管是谋国与谋家,都是辛苦万分的工作。

    而东南这乱局,让这两种辛苦混为一谈,又让这两种辛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增加了每个人的负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杂,幸苦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悲哀!!!

    王吉在太学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如此两难,在自己位卑权微之时也为有如此两难之时!!

    而今东南,强将汇集,陛下甚至将执金吾都派到了东南,就是想解决这里发生的问题,天下人都将眼睛盯在了东南,就是想看看长安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如何替儒家推脱?

    在王吉苦苦思索对策时,马车停了下来,前方传来了吵闹声,王吉被噪音从思绪中惊醒,立马吩咐人前去察看,不一会儿,随从来报说是已经解决,是有人当街杀人,衙役已经将杀人者逮捕起来,人流马上就可以疏散,还请明府稍等片刻。

    王吉并没有深究杀人原因,不是自己不想管,而是自己管不了,无业游民日渐增多,临淄城的治安也是每况愈下,临淄城就像一出巨大的攤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锦衣玉食,凭一言可以左右苍生,而处在金字塔低端的人们水深火热,幸运时候一家几口无饿死之虞,不幸之时天灾人祸,时时或饿殍遍野,或民患匪患,苦不堪言。

    在这里儒家彻底的失去了人心,人心,一个看似云雾飘渺、捉摸不定的词,却是青史的本来面貌。

    很多权贵士大夫都认为历史是可以篡改的,民众是可以煽动的,人民是盲目的、愚昧的。

    但其实他们忘记了一件事,之所以能够煽动群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迎合了群众的需求,而民众的要求很简单,活下去,吃的饱,穿的暖的活下去 ,但这些历代儒家先贤却从没有在书中提起,儒家的先贤精英们更推崇精英治国,看不起民众,永远将愚民放在第一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民众的早晚会被反噬。

    儒学祖师爷孔子错了吗?

    他没有错,在他的心里民不是黎民,而是公卿士大夫们,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想过底层百姓是怎么样生活的!!!

    先师董仲舒错了吗?

    他没有错,他一直想给皇权所限制,所以他献给孝武皇帝的天人感应,给皇权戴上了枷锁,让天子不敢在为所欲为,可为什么在儒学大兴的今天,天下反而糜烂成这步田地,在这天下儒学礼教的中心,反倒是民怨四起。

    儒学当变!但如何变?

    礼者,所以辩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礼不逾节,度也。

    上下尊卑,守礼怀古,在儒学出生的第一天,就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儒学士子身上。

    务虚,无实干之能,在汉家子民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到现在还有齐鲁的士子上书天子要求恢复井田制,恢复周礼。

    天下所有人包括儒家士子都知道,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礼可以为儒家上下带来权利和盛名,可以让他们打着礼教的名头继续鱼肉百姓。

    不可在如此纵容他们了,韩非子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而儒家之症尚在肠胃,用剂重药便可痊愈。

    “既然如此,那就在东南之地首先开始吧!!!!”王吉喃喃自语道,想通后,王吉火速下令,命车夫加速回到府衙。

    片刻后,王吉车架就回到郡尉府,在官吏随从们的拥簇下,王吉快步走到大厅,走到案几旁下令道:“将昨夜收到的礼物,逐一造册登记在案,上报给执金吾赵将军,在派人传令各地,宣布陛下诏书,免除东南流民之罪,命各地官府将人数造册登记不得延误!!”

    “喏,属下等立刻就办!!”官吏随从立刻答道。

    王吉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继续传令道:“冯御史,请你立刻召集东南三州刺史于此开会,共同商议东南豪强不法之事!!”

    “喏,下官即可去办!!”冯磊拜道

    “所有人等立刻着手办理,不得有误!!!”王吉说道

    “喏!!”众人答道,之后转身离去。

    一个时辰后,三州刺史便云集齐郡郡尉府,等待着顶头上司王吉的训示。

    王吉更换官服后,重新出现在官衙正厅中,在众刺史的拜见中走到主位上坐好,同时示意众人落座,待大家坐好之后。

    王吉才开口说道:“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诸位皆是大汉肱骨大臣,受天子信任,方才下派监管四方,可东南民变,诸位刺史难辞其咎,虽然陛下免除诸位死罪,但还需待罪立功以赎其罪,不知诸位对东南之乱有和想法?”

    听到御史中丞王吉的敲打,何剑等人芒刺在背,坐立难安,相互观望后,只好让任职时间最长的何剑陈述。

    何剑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王中丞,非下官等不尽心尽责,只是刺史府多次下令让各地郡守法办各郡中豪强,可是三州郡守一直推脱,属下也实属无奈啊!!”

    听到何剑的辩解,王吉也明白了刺史们的处境,只有监察权,没有执法权,一旦地方上沆瀣一气,三州刺史再无发挥空间。

    想明白这里,王吉继续说道:“本官知道各位的难处,但事到如今不能在让君父蒙羞了,有道是:主辱臣死,我这有一份搜集好的名单,各位立刻带人前去缉捕 ,查抄家产,不得有误,所需要缉捕人马,我会上呈给执金吾,请求支援尔等,前去办理吧!!!”

    说完将手上名单交给何剑等人,何剑一看名单上的名字,就惊起一身冷汗,名单上大多都是儒家名儒,虽然之前对他们一直都有法办之心,怎奈何这帮人手眼通天,就连上报的迁徙名单都有人帮划去,而如今同为儒家学子的中丞却对他们赶尽杀绝,实属蹊跷,但中丞下令大家又不敢不从。

    何剑再一次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问道:“中丞,名单上大多都是儒家子弟,中丞不怕受到同门苛责??逮捕后属下该如何审理??”

    王吉看着眼前左右为难的何剑说道:“君子群而不党,汉律在此,天下郡国百姓都要遵守,而儒家子弟为何可以例外,我知道名单上的人多数位高权重,所以更加要有真凭实据,显示汉律之庄严,让天下万民知晓,汉律不可违逆!!所以各位刺史更要以身作则啊!!!”

    听到王吉冠冕堂皇的话,何剑等人明白任务的艰巨,要将此案办成铁案,要让天下人不能有异议,何剑等人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下官等,一定不辜负中丞重托!!!”

    注:御史中丞: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此后历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南北朝时期,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

    刺史: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r /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二次元大事件系统情到浓时学霸黑科技花都御医毒妃当道:腹黑王爷请绕道宁天陈诗菲小说免费阅读彪悍农女之将军追妻有道妖龙古帝苏寒萧雨慧李文昊穿越大唐破产千金:总裁老公深深宠我怎么成了武神我在异界里当房东周明夏婉女总裁的战神狂医团宠萌宝三岁:天道都独宠小奶团从极夜开始的异世界大秦一统天下,突然发现是仙侠美人惑心重生成七九霸王花:踹掉新郎嫁糙汉末世复仇:全球冰封,我将前妻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