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2章 教育乃立国之本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南阳郡,新都县。

    夏日把地面烘烤,宽阔的街道两旁,几乎看不见人烟。

    蝉声早已疲倦,只有旁边小亭里,买水的老妪有气无力的吆喝着过路客人。

    伴随着马鸣声,一阵凉风袭来,背着背包的信使向街末飞奔而去,他的衣服外侧,写着一个个大大的“王氏”字。

    此人正是王家商肆招募来的“信客”。

    顾名思义,信客即为传递信件的人,可这里的信客和普通的信使有所不同,是为民间专门传递加急信件之人选。属于王氏物流旗下的一处个人业务,所传递的加急信件,每到一地,就会有专人飞速传递。

    由此,信客也成为了不少权贵或者急需传递信息者首选,如同“次日达”,“隔日达”一样。

    来南阳新都的这位信客日夜兼程,所带的信件不简单,乃是一本厚厚的书册。

    名曰,古文解字。很多人,亦是喜欢称之为字典。

    这本字典,是数日前于万卷书局成册后,送至兴武王府,辗转到了兴武王手中,而后是武王委派自家的信使送往南阳邓府。

    邓锦随着儿孙回到了南阳后,就住到了之前住着的那家老屋。

    平时做的最多,就是亲自照看小孙子读书。闲暇之时,会和着新都之地的好友一同小聚,谈论六经之说。

    每过一段时间,会向常安的弟子王匡去一封信件,考核他一下近些时日的学业。

    儿子邓明自侍御史退下,本想着彻底了却官吏身份,与老父居于南阳。由于郡中官吏紧缺,哪知皇帝前段时间一纸令下,又招募其为南阳监御史,负责检查南阳本地官吏,算是再次走上了老路子,不过是转为明面上。

    像这么热的天气,邓锦自不会在外面晒太阳,他刚与隔壁秦府的好友下了一盘当今天下颇为流行的“象棋”,正打算回家中让家眷给尚在私学中上课的邓禹送些凉水。

    一匹马冲了过来,正准备迈步进入的邓锦停了下来。

    “请问君子,此地可是邓府”那满头大汗,衣衫全湿,脸色因暴晒变得漆黑的少年郎拱手问道。

    “此地正是邓府,你是王氏商肆的信客不是金春负责这地的吗”邓锦好奇道,显然是和王家商肆于此的信客相熟。

    “金春上次因为送信摔坏了退,正在家养伤。”信客道。

    “原来如此。”邓锦点了点头,他看了看刺眼的日头,亲自打开了门房,让随行的老仆去准备些温水:“外面热得很,少年郎还是快些进来喝一些温水。”

    人在运动即暴晒后,身体会极度的缺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假死。

    邓锦无意中听弟子王匡说道过一些“急救常识”,心中就记下了。这些年来,里面的不少“急救常识”一一应验。像那什么“人工呼吸”法,在一些医工中,已是有人开始尝试并运用。

    对于这等信客,邓锦内心是非常敬佩的。朝野内外,虽说不少人都认为业有贵贱,但邓锦却无半点轻视之心。

    他有时候有点死板,可绝不是刻板。

    “某某就多谢君子了”那信客也是累的够呛,稍作思索,即是深深的一礼。

    进入院后,不忘先将信件交于邓锦,而后双手接过邓家老仆递来的温水。燃文 en521.

    “喝慢些,家中温水颇多,你那水壶空了吧等会再添一些。”邓锦眯眼笑道。

    他拿过信件后,看了看上面紧贴着的完好无损的封条,点了点头,这才让老仆拿来小刀,一点一点的划开。

    与老仆嘱咐过,进了里屋,掩上了门。

    先是取出弟子王匡的信件细读,然后拿出了里面的厚厚书册。

    “五年多的时间,古文解字终于是成了只可惜子平于今春去世,未能见之成书。”邓锦手里握着字典,眼中又泪光闪过。

    这本古文解字,当初还是在他与许多太学博士的号召下,不断的查阅书册,研讨再研讨,用无数人的汗水和智慧成书的。

    他口中的子平,本名叫杨廖,乃是蜀地以儒士,博学多识。当时受他的书信所托,来了常安,那是叫长安,一些编写这本古文解字。由于太过于专注,日夜操劳,杨廖旧机复发,不久病逝于长安,由不少好友出钱,才将之尸骨运回了蜀地。

    为了这本古文解字,不光杨廖,还有很多儒士的努力。

    只是有的人看不见了,想到信中弟子所言,成书过后,已命人向各地为此做过贡献的儒士献上一本,邓锦的心情才好受一些。

    翻过封面,看到了那密密麻麻的名字,邓锦如同看到了一个个真人站在身边,于他一同探讨。

    往后翻去,能看到古文解字中描述的第一个字,还有一旁的音标。

    “国,家也。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夏日是热,比夏日还要热的,是人心。

    古文解字这本字典书成后,随即向天下印发,得王莽赞同,亦是成为了举国最为重要的基础教材。

    这里面,离不开很多人的努力,王匡是晓得的。

    所以,在字典发行后,他即下令,让所得的利润,用来资助那些为此奉献的儒士的同时,再拿出来一部分,以资助民间之教育,如开设一些小序。

    小序,乃是村落之学堂。元始三年变更,前文有提。以此,来壮大大新的基础教育。

    余者,如书局近几年的收入,王匡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偏远地区的官学建设,像是西海,武威,山阴等郡。

    “读书改变命运。”

    于贫寒人家而言,是最为适用的。纵观前数百上千年,识字率是非常低的。能识字的,几乎全都是权贵之家。他们打心底,不希望所掌握的知识文字流向平民,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身的特殊地位。

    有了纸张的出现,古文解字,或者是正在兴起的序学,将为平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向天下学子,尤其是贫寒之子普及知识的万卷书局,自然成为了许多权贵的眼中钉。

    可凭借着王匡现在的地位,还有来源于皇帝对于包括王氏在内的许多权贵的“恶趣味”,万卷书局至少现在依然屹立不倒。

    横看成岭侧成峰。

    从全国范围和长远的角度看,丢掉了一部分民心,赢得的是更大更广的民心。

    这波不亏大新主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4a9d330.js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不死武皇[西游]悟空太爱我怎么办掠夺三千逆世我们在黑暗中相遇陆峰江晓燕全本团宠萌蛋赖上战神奶爹林缺开局遇到裂口女清欢渡一胎八宝:妈咪太受宠从卖盲盒开始当邪神娱乐:和明星老婆的狗粮日常超级医婿秦羽苏柔获得抽卡系统后我成神了震惊!编辑回忆,女帝跪求我原谅有凤女人花慕榕慕箫刀剑神域:我底牌强亿点很合理吧重生1983:从夺回家产开始总裁在作死